图片
一
不说人过古人说“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,岂有工夫检点他人。”孔子也说:“躬自厚而薄责于人,不说人过。”这些都是弘一法师时刻不敢忘记的。错误人人都会犯,不要总用挑剔的目光盯着别人。四处宣扬别人的过错对自己不会有什么好处,只能为你树立更多的敌人,让人对你的人品产生质疑。
图片
二二
不文己过子夏说:“小人之过也必文。”弘一法师说,众生应该知道文过饰非是最可耻的事情,不文己过。错了就是错了,要及时改正,要小聪明,妄图掩饰过错,只会越描越黑。
图片
三
不覆己过要是做事得罪了他人,要自我检讨,须“发大惭愧,生大恐惧”,全力改正错误。千万不能为了要自己的面子而隐忍不言。在错误面前选择沉默,面子是有了,却是在自欺欺人。
图片
四
闻谤不辩
怎样才能停息他人的诽谤?答案是:不去辩解。能吃小亏,才不至于吃大亏。编造谎言诽谤你的人居心不良,你越是极力辩解,他越是兴奋,越会制造出更多的谎言污你攻击你。你要是保持沉默,什么都不回应,他自己折腾一阵,自然没有了胡编乱造的热情。弘一法师说:“余三十年来屡次经验,深信此数语真实不虚。”
图片
五
不 嗔嗔习最不易除。人们总说:“谁能没脾气呢?”古贤云:“二十年治一怒字,尚未消磨得尽。”即便如此,也要极力对付怒气,正如《华严经》所说:“一念嗔心,能开百万障门。”嗔怒实在是一件令人畏惧的事情。
图片
六
虚 心普通人不解善恶,不畏因果,自己的错误尚不肯轻易承认,更何谈虚心改过?古代的圣贤则不然。孔子曾经说:“五十以学易,可以无大过矣。”孔子五十岁学习了易学,受益颇多,认为这样才能不再犯什么大错误了。
孔子还曾说:“闻义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忧也。”知道怎样做符合道义却不能改变自己,有缺点不能及时改正,这些都是孔子忧虑的。
蘧伯玉是当时的贤人,派使者看望孔子。孔子问使者:“夫子何为?”对曰:“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。”孔子问:“老夫子在干什么呢?”使者回答:“他老人家想减少自己的过错却还没有能够做到。”
图片
七
慎 独所谓若想人不知,除非已莫为。曾子说: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!”所谓慎独就是要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”,不能有丝毫的放松。心灵是野马,一刻不系挽缰绳,就有放纵的危险。图片
八
宽 厚世人最为忌讳的,就是为人刻薄讨巧。古代贤人的处事,都以宽厚为准则,因此得到了世人的喜爱,上天对其有加。图片
九
吃 亏有个说法:“我不识何等为君子,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。我不识何等为小人,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。”吃亏是福,人与人相争,互相话毁,多为利益。让小利而协大义,子的智慧。古代有位贤人临终时,子孙请教遗训,这位贤人说:“无他言,尔等只要学吃亏。图片
十
寡 言“寡言”是最后一条,也是最为紧要的。祸从口出,这是从古至今人人都寡育和道的道理,可是还是有无数人因口舌而惹灾祸。寡言,说之易而做之难。少说话,尤其要少说闲话,时刻警醒自己,口舌间吐出的不是句子,而是一颗颗人际关系的定时炸弹。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联富配资-股票配资门户导航查询-股票如何配资-广西股票配资一览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